防水砂漿(包括普通防水砂漿和聚合物防水砂漿)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防水效果,正確的施工流程可確保其抗?jié)B性、粘結力和耐久性。以下是詳細的施工步驟及注意事項:
清理基面:用鋼絲刷或鏟刀清除松動顆粒、油污、脫模劑等,確保基面堅固、干凈。
修補缺陷:蜂窩、孔洞、裂縫等需用修補砂漿填平,較大裂縫需開V型槽后修補。
潤濕基面:施工前1-2小時噴水濕潤(無明水),避免基面吸水過快導致砂漿開裂。
特殊基面處理:
光滑基面(如混凝土):需鑿毛或涂刷界面劑(如水泥漿+膠水)增強粘結。
磚墻:提前灑水至飽和面干狀態(tài)(磚不再吸水)。
按比例調配:
普通防水砂漿:水泥:砂:防水劑=1:2.5~3:0.05(具體比例參照產品說明)。
聚合物防水砂漿:干粉料:水=1:0.2~0.25(或乳液:水泥:砂=1:2:4)。
攪拌方法:
先干拌均勻,再逐漸加水攪拌至無顆粒、稠度適中(類似膩子狀)。
禁止隨意加水:過量加水會降低強度和防水性能。
靜置熟化:攪拌后靜置5-10分鐘,再輕微攪拌后使用(提升粘結性)。
防水砂漿需分層施工,每層厚度控制在 3-5mm,總厚度一般為 10-20mm(根據(jù)設計要求)。
一層(打底層):
用刮板或抹刀薄刮一層(約3mm),確保與基面充分粘結。
陰陽角、管根等部位需做圓弧處理(R≥50mm)并加強涂刷。
第二層(主防水層):
待一層表干(約4-6小時,指觸不粘手)后施工,方向與一層垂直(交叉施工減少收縮裂縫)。
抹壓密實,避免空鼓、起泡。
第三層(保護層/飾面層):
如需貼磚或做飾面,可在一層未完全固化時拉毛(增強粘結)。
管根、地漏:用防水砂漿包裹并做“八字角”加強。
裂縫處:鋪設無紡布或網格布(寬100mm以上)后再抹砂漿。
墻面與地面交接處:做R角或附加防水層(如涂刷聚合物防水涂料)。
收光:一層初凝前(約1-2小時)用鐵抹子壓光,提高密實度。
養(yǎng)護:
普通防水砂漿:施工后 24小時 開始灑水養(yǎng)護,每天2-3次,持續(xù) 7天。
聚合物防水砂漿:可覆蓋濕布或噴涂養(yǎng)護劑,避免暴曬或強風導致開裂。
環(huán)境要求:
施工溫度 5℃~35℃,避免雨天、高溫或冰凍天氣施工。
通風良好,但避免強風直吹(防止表面干縮開裂)。
施工厚度控制:
單層過厚易開裂,過薄易滲漏,建議分層施工。
避免常見問題:
空鼓:基面未清理干凈或砂漿粘結力不足。
開裂:養(yǎng)護不足、砂漿配比錯誤或基面變形大。
滲漏:節(jié)點處理不到位或砂漿密實度不夠。
與其他材料配合:
在動態(tài)裂縫處(如伸縮縫)建議配合柔性防水材料(如聚氨酯涂料)。
目測檢查:表面平整、無裂紋、空鼓、起砂。
潑水測試:坡度區(qū)域潑水后應無積水,排水順暢。
閉水試驗(地面防水):
蓄水深度 20-30mm,保持 24-48小時,檢查樓下或背水面是否滲漏。
場景 | 推薦材料 | 施工要點 |
---|---|---|
衛(wèi)生間墻面防潮 | 聚合物防水砂漿 | 墻面抹灰2層,總厚8-10mm |
地下室背水面防水 | 普通防水砂漿+纖維 | 分層施工,養(yǎng)護7天以上 |
外墻抗?jié)B | 聚合物防水砂漿+網格布 | 交叉施工,避免陽光直射 |
水池內壁 | 聚合物防水砂漿 | 多層施工,閉水試驗48小時 |
防水砂漿施工的核心是 基面處理、分層施工、充分養(yǎng)護。普通防水砂漿成本低但剛性大,適合靜態(tài)環(huán)境;聚合物防水砂漿柔性好、抗裂性強,適合復雜基面。嚴格按規(guī)范操作,可確保長期防水效果!
相關推薦:
官方微信公眾號
掃一掃 關注我們
備案號:豫ICP備12007146號-1